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播出近半了。
“taofen男孩演的我不看”“为什么要易烊千玺演?比xx差多了”
这是经常能看见的评论。
“看不下去黑子们对着易烊千玺上佳的表演无脑喷,真是sb疯了,最崩溃的是看弹幕,N多四字弟弟的粉丝毫无招架之力,只能说什么他还年轻以后会越来越好什么的。”
这是某电影博主的吐槽。
有时候我看着弹幕也实在堵着慌,掰扯掰扯吧。
有人说易烊千玺面瘫,没有什么表情……
我???
发现现在很多人判断演技的标准都有问题,有夸张的表情就是演技好,没有,就是演技烂。这种低级的一刀切的判断方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不结合人物的性格与背景吗,不看剧情发展吗?
李必何许人也?
天才神童,高门贵胄,修道入仕,太子伴读。
这样一个人物,临危受命,要保住上元节前的太平盛世,保住太子不被圣人猜忌,保住老师何监免受党争牵连,保住长安百万黎明苍生。
时间只有十二个时辰,身后是右相与狼卫的明争暗夺,眼下是前途未卜的长安百姓与太子。他甚至不惜押上六世高门的锦绣前程与身家性命,只为堵上这一局,你让易烊千玺怎么演?
一个修道之人,担着这么大的压力与责任,要在一天之内保那么多条人命,可以说易烊千玺的演绎已经极佳,清冷淡漠,带着天然的傲气才是对的。
要他歇斯底里喜怒无常吗?
他的身份与责任已经注定了,李必这个角色就像冰山下的火焰一样,大部分时候是隐忍慎行的,锋芒内敛,以静制动。
而且,不能用大表情去演绎情绪,全部靠微表情与眼神去表达人物,高级的克制,外道内儒。李必这个角色,不是谁都能演的……
还有很多人拿易烊千玺和剧中其他角色比,说他被碾压……
我???
搞搞清楚吧,易烊千玺演这部戏时才17岁,未上中戏接受系统培训,再看看和他对戏的都是什么人,中生代里隐藏的戏妖雷佳音、国家一级演员韩童生……
能和这些拥有制裁性演技的演员对戏时不被吃戏同时还能有所反击,包括节奏、台词的空间感、语感都对,已经是很牛逼了。
再来我是绝不同意被碾压的,易烊千玺不仅没有被戏骨们压制,还演绎出来自己的灵动。
在第20集中审问曹破延那一段,长达9分钟的精彩对手戏,无论从体态,眼神,还是台词,易烊千玺都贡献了一场让人惊艳的表演!
从一进入房间与曹破延对峙时,易烊千玺就把“小狐狸”的劲头诠释的淋漓尽致,一个歪头,一抹浅笑,用极平淡的语感和语式,却营造出了非常强烈的的对话感,愈是云淡风轻愈是见功力,有来无回的谈判与拉锯,刀刀见血,杀人诛心。
那一刻终于明白为什么张小敬叫李必“小狐狸”,看似不食人间烟火,实则该有的阎罗手段他都会,将人物的逆转与爆发完全演绎出了,李必不再是那个神坛上的天才神童,人物的骨血立马丰满起来。
那种真实的脊背发凉的感觉,与看似镇定实则慌乱的人物内心活动,都被17岁的易烊千玺演出来了,这种急需表演层次的演绎,不是靠一个简单的情绪就可以完成的,起承转合,易烊千玺每一处的情绪挖掘都完成的到位。
“有人问过我,给千玺打几分,我说打100分。”
“拍戏时他刚考上了中戏,已经展现出演员该有的素质。身边都是老戏骨,但千玺的发挥没有失水准。剧组里老演员都说这孩子不得了。周一围跟千玺拍了第一场戏,就跑过来跟我说,这孩子将来不得了!太厉害了!”
有些演员通过把情绪与内心外化去诠释人物,演什么角色都用同一套方法,那不叫塑造角色,叫塑造演技。
有些演员并非方法派,也不是体验派,单纯靠着表演的原生力量打透人物的性格张力,叫“巧夺天工打不过浑然天成”,平静的暗涌见真章,克制的情绪见功力。
“我从来没夸过哪个流量小生演技值得咂摸,但是这剧里四字弟弟的演技,从表情到肢体,很多细节可以看得出来有层次,真的有点东西。”
“四字弟弟的演技真的太好太好了,完全不像偶像更不像流量,我真的惊了”
“半夜开始补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易烊千玺的演技,真的好,不懂为啥弹幕里不停的骂他什么脸僵什么演技差啥的,瞎?还是真不懂啊!他的对面可是肆无忌惮发挥的雷佳音啊!”
“靠这个剧,易烊千玺完全可以脱离“流量”的范畴,在“演员”这个群体中接受评价了”
“年轻演员囿于年龄阅历,如果与大车同行,很容易变成车祸现场,但易烊千玺的演技像一辆越野摩托,在前辈们卷起的烟尘中,并肩前行,轻巧而不落下风,机动而不失把控,有时甚至能从车队中高高跃起,灵气涌现,令人惊喜。”
易烊千玺在17岁时能演出这样的李必,少年天才,冰川火焰,是神仙宰相李必,也是年少成名易烊千玺。
他是【此生一个错处都不能有】
他是【不想辜负身后那么多份爱】
他们都背负了太多期待与责任。
有人说,“喷子骂人,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骂你 ...而是因为你叫易烊千玺而骂你”
曹盾说易烊千玺是第一个定下来的角色,他最适合演李必,一朝年少成名,盛名之下是否确副是一生的枷锁,不说稍有差错,哪怕无过安稳也会被看作眼中钉般踩踏。
李必:圣人二十五岁已执掌天下,我今年二十三。
真诚的请大家点击投票
拜托啦